先做厨子、再做8年电影放映员,他写的网络小说凭什么流量过亿。(视觉中国/图)
耳东水寿,一个做过专业厨子、普通电影放映员的网络小说作家。2012年底,他带着这个笔名,开始在天涯连载《民调局异闻录》,一举引爆网文圈,受关注程度堪比当年《鬼吹灯》、《盗墓笔记》。系列小说在天涯论坛、黑岩网等网站上点击量过亿,喜马拉雅等有声图书点击量过亿,被天涯网评为2017年十大作品之一。
《民调局异闻录》一写就是六册。系列作品将全部影视化,相关电视剧《无忧之地》已于今年9月正式开机,而《勉传》作为其最新力作,也将于27日在广州举行读者见面会。
这个故事的主人公,是靠着一个非常有实力的后台、一个非常聪明的朋友,一步一步走过来的。这都是我的想象。
我也想有一个聪明的朋友,他能帮助我解决所有的问题。只是在现实中,我还没遇到这样的人。不过想想现在,也挺好。他笑着说,我胖起来的几十斤就足够说明问题了。
2012年7月,陈涛注册了天涯社区账号。他想更低调一点,在姓名一栏写着儿东水寿,在基本信息里留下一句,一个写小说的厨子。
起先写了几万字,突然间发现我自己没有笔名,感觉没人用真名写网文,我就起了这个名字。耳东水寿,是陈涛的笔名。他按照偏旁部首把自己的真名拆开,起先叫儿东水寿,后来又改成尔东水寿、耳东水寿,一共三个。改来改去连陈涛自己都觉得好玩,我就跟他们开玩笑,我这三个笔名就是拿来借钱的,借完就换一个。
起先陈涛从没想过自己会写网络小说。父母都从事电影放映工作,陈涛从小就熟悉电影院的环境。我爸说,不行你以后就去放电影。不出意外,毕业之后的他在大连华臣影城二七广场店里当了一名放映员,每天按部就班的放映电影,一干就是8年。
这8年里,陈涛看过的片子不计其数,各式各样的剧情轮番上场,陈涛却越看越没了兴趣。电影越看越无聊,越看越觉得剧情没什么意思。陈涛总调侃自己是个爱挑刺的人,发觉电影剧情总不合心意,他便动了自己写上两笔的念头。
回家之后他在天涯开了一个新帖,对着电脑坐了一晚上。2012年7月18日,《民调局异闻录》的第一章在天涯上发了出来。1987年,大兴安岭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森林大火……这是故事开篇的第一句话,也是系列小说的开始。
最开始也没想好要写点啥,只是我这个人比较异想天开。陈涛说自己小时候专注力就不够,思维比同龄人都要跳跃,很容易想到一些虚无的东西。别人和他一起聊天,对方说西他想东,思绪总是不受控制的跳跃。陈涛猜想,这也许是自己脑洞比别人都大的原因。
即便他如今的成就都在网络小说领域,陈涛坦言这并不是自己的初衷。2011年陈涛的孩子出生,周岁将至,身为人父的他想写一本小说给孩子当礼物。不指望小说能红火,只希望在他还小的时候,给他一个礼物。只是我没有条件,也没有能力给他更好的生活。所以我想写本书。《民调局异闻录》最开始的设定是冒险题材小说,陈涛说希望孩子长大以后,爸爸也能教他一点什么。
谁知道后来写偏了,竟然偏到异闻小说去了!陈涛笑着说,就这样吧,将错就错。
有时候我写完几万字,一抬头,有几秒钟我的大脑是空白的。
《民调局异闻录》是耳东水寿写的第一部小说。随着体系架构的丰满,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。实体书共六册,另有后传和插叙。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沈辣同孙德胜,被调入一个叫民俗事物调查研究局的神秘机构后,发生的一系列离奇而又刺激的故事。他们二人在一次次超自然事件中逐渐成长,在这个世界,去解开另一个世界的真相。
某知识问答社区里,有网友留言评价陈涛的小说。现在有人问我最喜欢的,我还是选《民调局异闻录》。在十几岁的时候我接触了它,从此我真的对民调局产生了一种向往,以及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。
国内网文圈从开始到现在,相关题材的创作热度始终不减。为什么喜欢读超自然小说?陈涛觉得这和传统环境脱不了关系,更是普通人在规矩生活里对突破的渴望。我的小说有它自己的世界观,就像是在另一个世界里发生的故事。
陈涛决定从事小说写作后,就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创作上。平常有空的时候,他就带个笔记本,跑去家附近的咖啡馆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有时候我写完几万字,一抬头,有几秒钟我的大脑是空白的。我会搞不清自己在哪里。在普通世界里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,又在完全架空的小说世界里闷头创作。陈涛说,有时候不同世界的界线也会模糊,甚至会怀疑笔下的东西是不是自己所写。当小说世界产生了它自己的运行逻辑,我就只是被故事推着走的那个。
随着写作的深入,陈涛开始陆陆续续收到各种反馈的声音。有网友要求他写出一个故事新转折,有网友建议他更改故事的走向,也有网友想让他把死了的角色再救回来。
陈涛很在意小说创作的逻辑,有时候某些角色真的需要发生改变,他会坚决的改变角色命运。其实对于作者而言也是一个取舍,这其中也会有纠结。陈涛觉得,人物和剧情命运的转折会让故事的可看性和真实度更高,但往往写到某些片段自己都会受不了。
他们可能不信,即便这个故事99%都是我的幻想,但当我写死一个人物的时候,自己也会流泪。但生活这个东西,它就是曲折的,没那么多圆满。
做了8年放映员,又在网络小说圈子浮沉6年多,陈涛说,也没觉得后悔。不说别的,收入变化真挺大的。陈涛回忆曾经做放映员的日子,靠着一份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,如今转行写网络小说,胖了的几十斤就足够说明情况了。我喜欢吃嘛,以前也就只能忍着,现在真算是放开吃喝了。
以前的老同事惊讶他离职,他自己倒是很享受。怎么说呢,有人觉得这个工作不够正经,但是我觉得不错,条件生活也比原来更好了,挺知足的。陈涛心里清楚,大众对于网络文学的讨论声音从未停过,有人踏进这个圈子做明星梦,有人站在圈子外贴一个快餐文学的标签。什么是正统呢?鲁迅先生说,本来都是没有路的啊。
他笔下的主人公角色,正义且有担当。更重要的是,主人公身边有一个聪明的朋友和强大的支持。我知道,我写的人物都会有我的影子,就像我也想有一个聪明的朋友和靠山。在现实生活中不曾有过的、曾经强烈渴望拥有的,陈涛选择让笔下的主人公帮他承担。
如今他除了写写小说,偶尔也会参加读者见面活动,生活节奏比原来快了许多。怎么说呢?原来做电影放映员其实很孤独。陈涛回忆曾经的日子,每天封闭在安静的放映室里,对着冷冰的机器小心负责。虽然写作也是孤独的,不过我能和书里的人物交个朋友,彼此安排着各自的生活吧,这样就好。
相关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