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介绍
罗伯特・格林以其极具影响力的作品,从西方视角深刻剖析权力运作规律,在全球范围内收获广泛关注,成为该领域熠熠生辉的存在。
1959 年 5 月 14 日,格林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,成长于犹太家庭。他先后求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,最终获得古典研究学士学位。在此之前,他的职业经历丰富多样,大约从事过 50 种不同工作,涵盖建筑工人、翻译员、杂志编辑,甚至好莱坞电影编剧等。这些经历使他对社会万象有了深刻洞察,为其后续创作积累了宝贵素材。1995 年,格林在意大利艺术与媒体学校法布里卡担任作家时,结识书商约斯特・埃尔弗斯,这次相遇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。他向埃尔弗斯提出关于权力主题书籍的构想,并撰写相关内容,最终诞生了《权力的 48 条法则》。
格林的代表作《权力的 48 条法则》于 1998 年首次出版,堪称美国权谋理论经典之作。书中从尼可罗・马基雅维利、孙子、海尔・塞拉西一世、卡尔・冯・克劳塞维茨、伊丽莎白一世、亨利・基辛格以及 P.T. 巴纳姆等众多战略家和历史人物的生平中汲取灵感,总结出 48 条权力法则。每一条法则都通过 “违背法则”“遵守法则” 或 “法则反转” 等内容进行阐述,生动展现权力运作的复杂逻辑。格林认为权力本身无关道德,无所谓善恶,这本书旨在揭示人们对权力的认知方式,以及在不同等级制度机构中的行为模式。该书销量超 120 万册,深受各界名人推崇,如 50 美分、杰斯、昆西・琼斯三世、克里斯・莱蒂、莱奥・科恩、凯文・莱尔斯、迈克尔・杰克逊、考特尼・洛夫和威尔・史密斯等都曾提及它的影响。此外,杰斯、坎耶・维斯特、德雷克等歌手在歌曲中,以及小拉罗伊和中央 Cee 等歌手在视频中也都提到过这本书。格林甚至声称,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・卡斯特罗也曾阅读过此书。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称其为 “好莱坞背后捅刀者的圣经”,尽管部分企业高管也在使用这本书,但因其争议性,鲜有人公开承认受其影响。
除《权力的 48 条法则》外,格林还创作了《诱惑的艺术》《战争的 33 个策略》《第 50 条法则》(与说唱歌手 50 美分合作)、《精通》《人性的法则》以及《每日法则》等作品。在《诱惑的艺术》中,他通过剖析历史人物如克利奥帕特拉、贾科莫・卡萨诺瓦、艾灵顿公爵和约翰・F・肯尼迪的经历,阐述了九种诱惑者类型,以及吸引力、真实性、讲故事和谈判等方面的心理学原理。《战争的 33 个策略》则从拿破仑・波拿巴、孙子、阿尔弗雷德・希区柯克、亚历山大大帝和玛格丽特・撒切尔等历史人物身上提炼军事智慧,将内容分为自我导向战争、组织(团队)战争、防御战争、进攻战争和非常规(肮脏)战争五个部分,为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提供指导。
罗伯特・格林的作品以西方视角系统总结权力运作规律,被译为多国语言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。他凭借对权力、诱惑、战争等主题的独特解读,不仅为读者提供深刻思考,也为研究权力理论、社会关系等领域的学者提供了丰富素材,在文学与学术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,持续影响着人们对权力及相关主题的认知与探索 。